< Back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精讀


2025-10-16

COP30系列之二︰國家自主貢獻(NDCs)

2015年COP21達成的《巴黎協議》,要求各國每五年提交「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作為國家氣候行動的路線圖,並接受國際社會審視。此舉既尊重各國國情,又促使全球協力實現《巴黎協議》的三大核心目標:

  1. 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遠低於 2度,並努力限制於 1.5度之內」;

  2. 加強氣候適應和提升韌性;

  3. 要求氣候融資與協定的控溫目標保持一致。

今年是《巴黎協議》十周年,各國須提交第三份NDCs(俗稱NDC 3.0)。這份最新承諾要求涵蓋2035年的具體行動目標,並與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目標接軌。根據規定,NDCs需包含以下核心內容:

  1. 設定2035 年量化減排目標及其路徑;

  2. 提出能源、交通、工業、農業等行業的量化目標、時間表及技術要求;

  3. 氣候適應方案及其所需的資金和技術支援;

  4. 動員公共和私人氣候融資的政策;

  5. 確保公義轉型與公眾參與機制。

然而,現有承諾與目標仍存巨大差距。根據分析,即使全面落實上一輪NDCs,世紀末全球升溫仍可能達到2.6至2.8°C,遠超1.5°C目標。根據民間NDCs追蹤器的最新分析,截至10月7日,最新NDCs僅實現了額外減排1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距離控溫所需的298億噸相差甚遠,且仍有134個國家未提交完整NDC。

距離COP30開幕不到一個月,各國是否能在最後關頭交出更具雄心的減排承諾?請關注低碳想創坊COP30的最新動態,與我們一起密切跟進NDCs的進展!


 
Register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