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COP30 Article

 
 
Leap Icon 背景

低碳想創坊今年將帶領4位第六屆青年氣候倡議培訓學員及2位香港青年氣候行動網絡成員親赴巴西貝倫參與第三十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COP30),持續推動國際氣候談判、關注青年賦權及氣候公義議題。

低碳想創坊希望給予香港年青人認識國際氣候議題的機會,並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交流和加強合作,將國際間的經驗及成功案例帶回香港,以推動更包容、創新、有效的氣候政策和措施。香港青年冀向國際反映青年推動本港氣候行動的決心,回應國際氣候承諾,並促進氣候公義。低碳想創坊希望會議完結後,青年代表能有所得着,成為協助香港達致全球減碳目標的推動力,持續鼓勵更多香港青年參與氣候行動。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又稱締約方會議 (COP),負責監測和檢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實施進程。它匯集了已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 197 個國家和地區 (締約方)。自1995年以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每年召開一次會議。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COP21) 於2015年12月在法國巴黎舉行,促成第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氣候協議 --《巴黎協議》。而第三十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COP29) 由2025年11月10日至11月21日於巴西貝倫舉行,今年COP30將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里程碑,適逢《巴黎氣候協議》簽署十週年,同時也是國家自主貢獻(NDCs)的第三個五年審議期。此外,主辦國巴西所提出並已承諾投資10億美元的新方案「熱帶森林金融機制」(TFFF)亦於COP30上正式啟動,今年更會檢視上年度於COP29各國所承諾的氣候融資目標(在 2035 年前達到 3,000 億美元)進展。這一關鍵時刻為提升積極行動、評估進展,以及將氣候承諾轉化為具體行動提供了重要契機。隨著氣候影響日益加劇,此刻更突顯全球、國家與地方各界行動者必須加速落實氣候承諾的迫切性。

Leap Icon COP30 青年代表
Photo of Katy Cheng

鄭藹恩

Katy 是一位對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行動充滿熱忱的倡導者,她擁有地理學背景和廣告業經驗。目前,Katy 在香港科技大學(HKUST)從事市場推廣與外展工作,同時也在該校攻讀環境科學與管理碩士學位,以深化其專業知識,並將職業重心轉向推動香港的可持續發展舉措。

Katy 關注可持續交通和氣候韌性,尤其是城市基礎設施如何促進低碳生活方式。她曾參與低碳想創坊的「青年氣候倡議培訓計劃」(Climate Advocacy Training for Youth program),並共同創立了 CyclePunk。這是一個旨在改善香港單車基礎設施的倡議,鼓勵將單車作為一種可行且可持續的交通方式。

憑藉她在廣告業的背景,Katy 深信溝通的力量能夠驅動氣候行動。她希望利用自身技能,彌合環境專業人士與公眾之間的鴻溝,並推動可持續的實踐和政策。Katy 致力於為香港向更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未來轉型貢獻力量。


Photo of Karis Chung

鍾咏諭

Karis 目前在一間加拿大保險公司擔任管理培訓生,她在不同業務職能部門輪調,負責制定策略、提升客戶體驗,並主導健康核保的數位轉型。她的工作體現了對保險如何支援弱勢社區的氣候適應和韌性的濃厚興趣。

Karis 曾在倫敦大學學院(UCL)攻讀可持續資源:經濟與政策研究生學位。她的學術重點包括再生能源,並在倫敦實習期間積累了陸上風能和太陽能的實務經驗。她的學術研究著重於透過循環農業生態系統將玉米廢棄物轉化為生質燃料,旨在為農村地區創造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

Karis 堅信「年輕人是塑造氣候未來的驅動力」。作為「青年氣候倡議培訓計劃」(CATY)的成員,她參與社區氣候行動並與決策者進行直接對話,確保青年的聲音能夠被納入政策制定過程。Karis 希望放大她這一代人的大膽想法和視角,讓年輕人不僅僅是氣候對話的參與者,更是領導者。


Photo of Ivan Lai

黎博文

Ivan 目前任職於一間中資銀行,主要負責大中華區企業客戶的氣候風險管理和可持續金融產品開發。

Ivan 認為,一個健全的能源轉型路線圖是解決氣候變化根源問題和促進後代可持續經濟發展的關鍵。為了深化其在氣候倡議方面的專業知識,Ivan 參加了低碳想創坊的「青年氣候倡議培訓計劃」。透過本次培訓及背景相關經驗,他期望能逐步為香港的能源轉型進程做出貢獻,並促進青年參與推動關於能源轉型及其實用方案的議題討論。

Ivan 擁有香港科技大學的環境管理及科技學士學位。他是香港銀行學會綠色金融專業人員,同時為 CFA 可持續投資及 GARP 可持續與氣候風險證書持證人。


Photo of Sharon Lau

劉珈婧

Sharon 是一位城市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專業人士,擁有跨越聯合國、私人和公共部門的多學科經驗。她熱切倡導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特別是目標 11(可持續城市和社區)和目標 13(氣候行動),並立志塑造宜居、可持續和氣候韌性的城市,相信可持續的城市設計與規劃是關鍵的第一步。她對利用城市藍綠空間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自然為本解決方案尤其感興趣,並曾主導適應性城市公園規劃和設計的倡議,以提升氣候適應能力和城市韌性。Sharon 致力於青年和社區賦權,相信發揮青年潛能可以催化正向變革。她擁有城市規劃理學碩士學位和環境管理與科技理學士學位。


Photo of Nicole Lau

劉芷淇

Nicole 是香港科技大學的應屆畢業生,主修環境管理與科技,並輔修環境科學。她曾擔任本科生研究助理,參與的研究項目涉及轉型活動與碳定價、生態系統服務評估、生態旅遊和適應融資。她持有 GARP SCR® 證書,曾在一家銀行的 ESG 風險部門實習,並在一家非政府組織擔任顧問,多次贏得可持續發展相關的案例競賽。

Nicole 曾是 COP29 的代表,倡導氣候適應、氣候正義以及氣候與自然的關聯。她目前的關注點是從上而下的氣候和自然政策與報告框架,同時也樂於作為「社區氣候應變關注組」的成員參與社區主導的適應倡議。在瑞典交流期間,她獲得了 Climate Fresk 氣候拼圖導師認證,熱衷於向他人宣傳氣候議題,堅信「需要被拯救的不是地球——而是我們」。她也將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視為一場「馬拉松中的馬拉松」,但毫無疑問值得追求。


Photo of Sabrina Lee

利一懿

Sabrina 是香港中文大學(法學專業證書 PCLL & 法學士 LLB)和倫敦國王學院(法學碩士 LLM)整合碩士課程的應屆法律畢業生,專攻跨國法。她對氣候變化訴訟抱有濃厚興趣,並從本科階段開始就參與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方面的工作。

畢業後,Sabrina 在一場國際會議上發表了她關於「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環境訴訟新興趨勢」的研究結果。她也透過在律師事務所、非政府組織和企業的實習,獲得了寶貴的經驗,並熱衷於進一步探索法律、商業和 ESG 政策交叉領域的議題。

除了專業和學術工作外,她還管理著一個本地青年主導的環保組織 (NESS) 的政策團隊,重點是建立學生的技能,並提高他們對新興綠色就業市場的認知。


Photo of Katy Cheng

鄭藹恩

Katy 是一位對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行動充滿熱忱的倡導者,她擁有地理學背景和廣告業經驗。目前,Katy 在香港科技大學(HKUST)從事市場推廣與外展工作,同時也在該校攻讀環境科學與管理碩士學位,以深化其專業知識,並將職業重心轉向推動香港的可持續發展舉措。

Katy 關注可持續交通和氣候韌性,尤其是城市基礎設施如何促進低碳生活方式。她曾參與低碳想創坊的「青年氣候倡議培訓計劃」(Climate Advocacy Training for Youth program),並共同創立了 CyclePunk。這是一個旨在改善香港單車基礎設施的倡議,鼓勵將單車作為一種可行且可持續的交通方式。

憑藉她在廣告業的背景,Katy 深信溝通的力量能夠驅動氣候行動。她希望利用自身技能,彌合環境專業人士與公眾之間的鴻溝,並推動可持續的實踐和政策。Katy 致力於為香港向更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未來轉型貢獻力量。

Photo of Karis Chung

鍾咏諭

Karis 目前在一間加拿大保險公司擔任管理培訓生,她在不同業務職能部門輪調,負責制定策略、提升客戶體驗,並主導健康核保的數位轉型。她的工作體現了對保險如何支援弱勢社區的氣候適應和韌性的濃厚興趣。

Karis 曾在倫敦大學學院(UCL)攻讀可持續資源:經濟與政策研究生學位。她的學術重點包括再生能源,並在倫敦實習期間積累了陸上風能和太陽能的實務經驗。她的學術研究著重於透過循環農業生態系統將玉米廢棄物轉化為生質燃料,旨在為農村地區創造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

Karis 堅信「年輕人是塑造氣候未來的驅動力」。作為「青年氣候倡議培訓計劃」(CATY)的成員,她參與社區氣候行動並與決策者進行直接對話,確保青年的聲音能夠被納入政策制定過程。Karis 希望放大她這一代人的大膽想法和視角,讓年輕人不僅僅是氣候對話的參與者,更是領導者。

Photo of Ivan Lai

黎博文

Ivan 目前任職於一間中資銀行,主要負責大中華區企業客戶的氣候風險管理和可持續金融產品開發。

Ivan 認為,一個健全的能源轉型路線圖是解決氣候變化根源問題和促進後代可持續經濟發展的關鍵。為了深化其在氣候倡議方面的專業知識,Ivan 參加了低碳想創坊的「青年氣候倡議培訓計劃」。透過本次培訓及背景相關經驗,他期望能逐步為香港的能源轉型進程做出貢獻,並促進青年參與推動關於能源轉型及其實用方案的議題討論。

Ivan 擁有香港科技大學的環境管理及科技學士學位。他是香港銀行學會綠色金融專業人員,同時為 CFA 可持續投資及 GARP 可持續與氣候風險證書持證人。

Photo of Sharon Lau

劉珈婧

Sharon 是一位城市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專業人士,擁有跨越聯合國、私人和公共部門的多學科經驗。她熱切倡導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特別是目標 11(可持續城市和社區)和目標 13(氣候行動),並立志塑造宜居、可持續和氣候韌性的城市,相信可持續的城市設計與規劃是關鍵的第一步。她對利用城市藍綠空間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自然為本解決方案尤其感興趣,並曾主導適應性城市公園規劃和設計的倡議,以提升氣候適應能力和城市韌性。Sharon 致力於青年和社區賦權,相信發揮青年潛能可以催化正向變革。她擁有城市規劃理學碩士學位和環境管理與科技理學士學位。

Photo of Stanley Ying

劉芷淇

Nicole 是香港科技大學的應屆畢業生,主修環境管理與科技,並輔修環境科學。她曾擔任本科生研究助理,參與的研究項目涉及轉型活動與碳定價、生態系統服務評估、生態旅遊和適應融資。她持有 GARP SCR® 證書,曾在一家銀行的 ESG 風險部門實習,並在一家非政府組織擔任顧問,多次贏得可持續發展相關的案例競賽。

Nicole 曾是 COP29 的代表,倡導氣候適應、氣候正義以及氣候與自然的關聯。她目前的關注點是從上而下的氣候和自然政策與報告框架,同時也樂於作為「社區氣候應變關注組」的成員參與社區主導的適應倡議。在瑞典交流期間,她獲得了 Climate Fresk 氣候拼圖導師認證,熱衷於向他人宣傳氣候議題,堅信「需要被拯救的不是地球——而是我們」。她也將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視為一場「馬拉松中的馬拉松」,但毫無疑問值得追求。

Photo of Sabrina Lee

利一懿

Sabrina 是香港中文大學(法學專業證書 PCLL & 法學士 LLB)和倫敦國王學院(法學碩士 LLM)整合碩士課程的應屆法律畢業生,專攻跨國法。她對氣候變化訴訟抱有濃厚興趣,並從本科階段開始就參與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方面的工作。

畢業後,Sabrina 在一場國際會議上發表了她關於「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環境訴訟新興趨勢」的研究結果。她也透過在律師事務所、非政府組織和企業的實習,獲得了寶貴的經驗,並熱衷於進一步探索法律、商業和 ESG 政策交叉領域的議題。

除了專業和學術工作外,她還管理著一個本地青年主導的環保組織 (NESS) 的政策團隊,重點是建立學生的技能,並提高他們對新興綠色就業市場的認知。

Leap Icon 低碳想創坊代表
Photo of Karly Ip

葉家希
項目主任

Karly 對環境教育和社會公義充滿熱情。她擁有環境科學學位,具備豐富的志願服務經驗,曾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為兒童和青年提升氣候意識並推廣可持續實踐。每年,她還會前往中國參與弱勢兒童的教學項目,關注貧困和教育不平等問題。她於 2024 年加入低碳想創坊,工作重點是「青年氣候倡議培訓計劃 (CATY)」,支持青年發展他們的氣候倡議項目。


Photo of Kylie Lai

黎曉樺
項目經理

Kylie代表低碳想創坊擔任《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UNFCCC COP)的觀察員,並是該機構主辦的「青年氣候倡議培訓計劃 (CATY)」的項目負責人,致力於孵化青年參與國際氣候事務。自 2023 年以來,她已指導了3屆學員,培訓了百多名學生參與國際氣候事務。她帶領了多名青年代表參加 UNFCCC COP 會議,專注於全球氣候政策制定過程。她亦是香港多所大學的客座講師,曾在香港大學(HKU)、香港中文大學(CUHK)等教授氣候相關課程。自 2022 年起,她在香港各機構,包括大學、中學、小學及特殊學校,舉辦了超過 50 場教育講座,教學主題涵蓋政治哲學、公共政策制定、氣候治理等。Kylie 也參與低碳想創坊的 SolarCare 太陽能關懷計劃,旨在推動香港的能源公正轉型。她的工作重點是促進非政府組織、政府官員和社區之間的聯繫,在香港各地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並實施氣候教育項目。

她目前是 UNFCCC 婦女與性別群組 (WGC) 的成員,並在 COP29 代表 YOUNGO 婦女與性別工作組,積極為賦予女性及性別權益和促進全球氣候解決方案的戰略規劃倡議做出貢獻。她的職責包括在 UNFCCC COP 會議期間,作為非政府組織觀察員,代表 WGC 和 YOUNGO 參與談判過程。她透過性別多樣性的交叉性,努力實現氣候正義,以履行其在群組中的責任。

在她的氣候行動工作中,她優先考慮能源公義轉型、氣候公義和青年賦權等關鍵領域,並始終帶有女性和性別視角。Kylie 主修政治哲學和公共行政管理。

Photo of Karly Ip

葉家希
項目主任

Karly 對環境教育和社會公義充滿熱情。她擁有環境科學學位,具備豐富的志願服務經驗,曾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為兒童和青年提升氣候意識並推廣可持續實踐。每年,她還會前往中國參與弱勢兒童的教學項目,關注貧困和教育不平等問題。她於 2024 年加入低碳想創坊,工作重點是「青年氣候倡議培訓計劃 (CATY)」,支持青年發展他們的氣候倡議項目。

Photo of Kylie Lai

黎曉樺
項目經理

Kylie代表低碳想創坊擔任《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UNFCCC COP)的觀察員,並是該機構主辦的「青年氣候倡議培訓計劃 (CATY)」的項目負責人,致力於孵化青年參與國際氣候事務。自 2023 年以來,她已指導了3屆學員,培訓了百多名學生參與國際氣候事務。她帶領了多名青年代表參加 UNFCCC COP 會議,專注於全球氣候政策制定過程。她亦是香港多所大學的客座講師,曾在香港大學(HKU)、香港中文大學(CUHK)等教授氣候相關課程。自 2022 年起,她在香港各機構,包括大學、中學、小學及特殊學校,舉辦了超過 50 場教育講座,教學主題涵蓋政治哲學、公共政策制定、氣候治理等。Kylie 也參與低碳想創坊的 SolarCare 太陽能關懷計劃,旨在推動香港的能源公正轉型。她的工作重點是促進非政府組織、政府官員和社區之間的聯繫,在香港各地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並實施氣候教育項目。

她目前是 UNFCCC 婦女與性別群組 (WGC) 的成員,並在 COP29 代表 YOUNGO 婦女與性別工作組,積極為賦予女性及性別權益和促進全球氣候解決方案的戰略規劃倡議做出貢獻。她的職責包括在 UNFCCC COP 會議期間,作為非政府組織觀察員,代表 WGC 和 YOUNGO 參與談判過程。她透過性別多樣性的交叉性,努力實現氣候正義,以履行其在群組中的責任。

在她的氣候行動工作中,她優先考慮能源公義轉型、氣候公義和青年賦權等關鍵領域,並始終帶有女性和性別視角。Kylie 主修政治哲學和公共行政管理。

SD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