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災民帶來電力的可移動再生能源電網

新聞及資源

太陽能創新故事

 

為災民帶來電力的可移動再生能源電網

 

作者︰Sum C

近年世界各地有很多破壞力強的自然災害,例如巴基斯坦今年的暴雨導致全國大面積嚴重水浸,有760萬人流離失所;颶風瑪莉亞於2017年吹襲多明尼卡,全國多地斷水斷電,有85%的建築物受損或倒塌。為了令災區儘快回復正常,通訊、醫療服務、潔淨食水和食物等資源是必要的。還有一項,就是電力。此時,「納米電網」(Nanogrid)便大派用場。它是一個流動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裝置,為災民提供電力。

Sesame Solar的共同創辦人Lauren Flanagan在今年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發明的構思是在發生氣候災害後,災區可以不依靠化石燃料,仍然有持續數天、甚至數星期的能源供應; 可在颶風、龍捲風或山火等災害發生後,甚至在美國加洲發生大停電時使用。」納米電網是一個服務單一地點,並自給自足的發電系統。納米電網使用零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它主要透過太陽能板發電,而在晚上或陽光不足(如大火導致濃煙密佈)的情況之下,可以利用氫氣或風能發電,亦可以使用之前儲備於電池的剩餘能源。

納米電網設計成一輛20呎長的拖櫃,方便用拖車搬動,內裡包含工作間、寫字板和浴室。2017年,在瑪莉亞颶風吹襲多明尼卡後一個月,納米電網被用作醫療人員的辦公室和用來運送需以醫藥用途的冰箱保存的藥物和疫苗。有寛頻電視和網絡公司(Cox)已制定緊急應變計劃,當中包括運送納米電網到公園或社區中心,供市民在停電期間替手機充電。

根據世界氣象組統和聯合國減災辦公室,在過往50年,氣候變化和日漸增加的極端天氣情況,令自然災害大幅增加。這意味著在未來十年只會有更多自然災害。納米電網無疑是一個協助災後復甦的偉大發明。可是,減少災害的發生遠比災後復甦重要,因為很多傷害包括人命損失和災後成孤兒的心理創傷是無發彌補的。我們應反省如何減慢氣候變化,減少極端天氣的出現。

資料來源︰
https://www.sesame.solar/blog/bloomberg-this-high-tech-trailer-delivers-green-power-when-climate-disaster-strikes
https://uploads-ssl.webflow.com/6287b091e046e866e4f8dd3d/62a3940767e1e52455d3927f_MGK%20Real%20Energy%20Writers%20-%20Mobile%20Renewable%20Power%20Nanogrids.pdf
https://www.cnbc.com/2022/07/25/sesame-solar-is-selling-clean-energy-nanogrids-for-disasters.html
https://www.sesame.solar/blog/switched-on-and-off-the-grid-in-the-caribbean
https://microgridknowledge.com/mobile-nanogrid-sesame-solar/
https://news.un.org/en/story/2021/09/1098662
https://www.ituc-csi.org/life-saving-sesame-solar-nanogrid
https://www.unicef.org/emergencies/devastating-floods-pakistan-2022
https://news.un.org/en/story/2022/09/1127051

圖片來源︰
https://www.sesame.solar/

 

 

 

我們的太陽能關懷夥伴